江西九江:AI架“桥” 致敬跨越时空的思念
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蔡岭镇光荣院内,一场跨越46年的特殊“重逢”让在场的人潸然泪下。4月15日,90岁的烈属杨桃花在生日当天,通过一段AI复原视频,再次“见到”了儿子江小明。屏幕上,身着戎装的战士轻声呼唤:“娘,我从未离开过您……”老人颤抖着伸出手,仿佛要穿过屏幕拥抱朝思暮想的孩子。
这场催人泪下的“相见”,是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利用AI技术为烈属圆梦的一次实践。
1979年2月,22岁的江小明在边境战争中英勇牺牲。此后的46年间,杨桃花把儿子的军装、军功章和一张褪色照片视为珍宝。九江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负责人徐金前与杨桃花相识多年,2025年,常刷到AI还原人物短视频的徐金前产生了为江小明制作AI复原视频的想法。
复原江小明的形象并非易事。由于年代久远,烈士仅存一张严重褪色的照片,且没有清晰的动态影像记录。在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联合地方媒体组建技术团队,通过AI图像修复技术对老照片进行高清还原,再结合江小明战友的口述,模拟其面部特征与神态。同时,团队邀请当地群众录制了普通话与都昌方言两版语音,参考了江小明生前书信中的用词习惯,让“数字形象”的每一句告白都饱含深情。
“娘,我的血融进了脚下的泥土,可我的魂永远朝着家的方向。您看夜晚最亮的那颗星,那就是我……”当屏幕上的儿子含泪说出这段话时,杨桃花泣不成声。这段3分钟的视频,凝聚着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和技术团队的心血,承载着厚重的情感。
在烈属杨桃花的90岁生日会上,惊喜不只有视频。江小明生前战友、一等功臣刘亚军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杨妈妈,我就是小明。”全国劳动模范马小立说:“您就是我的母亲……”抗美援朝老兵周天佑在视频里送上祝福。这场特殊的“认亲”仪式,让杨桃花感动不已。
长期以来,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努力构建起关爱烈属的温情网络。他们为烈属建立“电子认亲档案”,记录他们的生日、心愿等,已为8位烈士制作复原视频。“我们要让烈属知道,英雄从未被遗忘。”徐金前说。
九江市的创新实践,为关爱烈属工作开辟了新方向:借助科技手段,用行动表达敬意,让英烈精神激励一代代人不断前行,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要继续用好AI复原技术,服务好烈属,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
特约通讯员 吴建英